44图详解:最高院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司法解释(一)
在建筑领域,施工合同的履行和纠纷往往源于其复杂性和工程管理的挑战。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(2020)25号,针对此类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指引,旨在保护各方权益,维护建筑市场的稳定秩序。以下是关键条款的详尽解析:
1. 合同效力与认定
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合同将被视为无效。施工合同的日期以开工通知或实际施工日期为准,竣工日期则以验收合格或发包人推迟验收为准。发包人提前使用工程的,占有日即视为竣工日。
2. 工期与责任
工期顺延需经发包人或监理确认。即使未及时申请,若符合合同约定条件,承包人仍可主张工期。工程质量争议期间,工期将相应顺延。不合格工程质量,承包人需负责修理或支付相应费用,发包人与承包人都需承担相应责任。
3. 保修与结算
验收报告日确定竣工日期。保修责任明确,保修人对损害负有赔偿责任。工程价款结算依据合同约定执行,设计变更需参照标准。对于不合格工程,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将作为处理依据。
4. 纠纷解决机制
工程量争议以书面文件为准,无签证文件时,可依据其他证据。发包人逾期答复被视为同意结算文件。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时,优先以中标文件为准。非招标项目中标合同同样适用,但特殊情况下例外。
5. 利息与垫资
垫资利息约定高于贷款利率时,不得高于此标准。无约定时,垫资视为欠款,但利息请求通常不被法院支持。利息计算通常从应付日起,以交付或结算文件提交日为默认付款日。
6. 争议处理与优先权
固定价结算争议中,法院通常不支持鉴定。优先受偿权赋予承包人工程价款,优于抵押权。装饰装修工程和合格工程可折价拍卖,未竣工部分的折价主张则不支持,优先受偿范围由法律规定。
7. 时效与权利保护
优先受偿权有效期为18个月,从建设费支付日起算。承包人被限制工人权益的情况,法院不支持其放弃权利。实际施工人有权起诉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,发包人通常会作为第三人在此类诉讼中承担责任。
以上法律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,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。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公正、公平的交易环境,保障各方利益的合理平衡。
多重随机标签